随着互联网广告技术的发展,程序化广告成为广告行业的一个大趋势。如何真正优化程序化广告的购买?这是目前摆在广告主和广告公司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互联网广告监测分析公司,AdRating(动米科技)基于“双引擎”的广告监测技术,开发了“以目标受众为核心”的广告监测分析大数据产品——AdScan,可以有效助力程序化广告购买的优化,显著提升程序化广告的投资回报。
据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分析,预计到2016年,中国程序化购买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187.6亿元。业内普遍预测再过三年左右,程序化广告将会占到中国展示类广告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年规模达到300亿元。
基于对程序化未来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越来越多的公司投身其中,短短几年时间里,程序化广告从无到有,产业链条越来越完整;与此同时,它对整个广告生态圈的改变也越来越显著,无论是媒体、广告主、广告公司,都在面临技术和大数据所带来的新的机遇与挑战。
然而,程序化广告目前存在很多误区,其中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认为,程序化的价值在于优化媒体购买与投放。比如,人们对程序化最常见的一种误解就是:“程序化的作用就在于通过数据和技术,帮助优化媒体购买与投放,提升广告投放的投资回报(ROI)”,也正因为如此,人们也经常管它叫“程序化购买”。通过数据精准定位消费者,并优化购买和投放,这确实是程序化的基本价值。
但是,在中国,目前程序化购买行业呈现非常碎片化的状态,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所以根本无法实现程序化广告的基本价值。
首先,市场上存在有400-500家之多的DSP程序化广告公司;
其次,存在数量众多的DMP数据公司为DSP提供用户数据,而这些DMP公司的受众定义又缺乏统一标准;
此外,每一家DSP广告公司又开发了专有的用户定向广告技术,基于专有的算法投放广告。
在这样非常碎片化的状态下,程序化购买中涉及的不同环节就非常缺乏一个客观和统一的数据标准,这就会造成广告主的广告投放策略在程序化广告投放中,明显地被稀释,无法有效实现最初的广告投放策略目标。
为了优化程序化广告的购买,AdScan可以追踪监测同一个用户在程序化广告的全流程中,在不同环节、不同设备的广告曝光和转化等指标。通过分析广告全流程的表现和效果,AdScan可以真正评估广告主最初的广告策略是否被稀释,以及广告策略是否严格贯穿了广告的全流程,从而帮助优化程序化广告的购买策略。
可以说,程序化广告本身绝非优化媒体购买与投放,它的价值在于,在AdScan这种大数据监测优化的支持下,程序化广告可以利用技术高效率地购买媒体,以技术快速实现广告的投放策略和目标。而真正实现程序化广告优化的重任,是由AdScan这种“以目标受众为核心”的大数据监测分析来完成的。
AdScan目前已经帮助很多不同行业的知名品牌,有效监测和优化程序化购买,包括迪士尼、中国国航等。在程序化广告快速发展的未来,AdScan会助力更多品牌实现程序化购买策略的真正优化,将程序化广告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